32家券商与54张罚单
作者丨崔文静 编辑丨巫燕玲 图源丨图虫 严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是证监会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受此影响,证券公司所收罚单数量明显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官网发现, 记者综合采访与调研发现,除被罚券商数量增加以外,年内券商罚单呈现诸多新特点。 首先, 其次, 持续督导期券商精力投入普遍有限,企业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如今严监管之下上市公司暴露出更多问题,券商罚单也随之增加。由于持续督导期罚单频至,不少券商投行加大了该阶段人力投入。 再者, 经过数月的调整后,近期因廉洁从业而被罚的券商数量已有所减少,但3月以来仍然有3家券商因之收下罚单。 新“国九条”明确,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 4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亦规定,督促证券公司健全投行内控体系,提升价值发现能力,加强项目甄别、估值定价、保荐承销能力建设。 监管全力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之下,券商罚单显著增加。 根据Wind,4月30日—5月8日短短三个工作日内,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向证券公司开出的罚单即达12张,4月以来罚单数量约24张,开年以来更是多达至少54张。 从年内证券公司收到的54张证监系统罚单来看,涉及券商32家,其中上市券商22家,近半数上市券商被点名。 相较于中小券商,头部券商被点名次数更多。 根据某头部券商高管分析,头部券商被罚次数更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头部券商人员数量与业务体量更大,使得其管理难度更高,严监管之下被罚概率更大。 另一方面,以投行业务为例,目前正常推进的IPO、再融资业务,其保荐或承销机构大多数为头部券商,这使得头部券商被抽中检查的概率明显偏大。外加IPO延伸检查和现场督导的存在,使头部券商面临相对更强的监管力度,被出具罚单的概率也相对更大。 头部券商中年内被点名次数最少者为招商证券,其仅于2月初因为债券受托管理存在问题而被安徽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除以上所提券商外,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国元证券年内分别被罚2次;华西证券、华林证券、东吴证券、华英证券、东海证券、中航证券、华安证券、申万证券、民生证券、天风证券、光大证券、中德证券、万和证券、东兴证券、方正证券、国都证券、中原证券、西南证券、粤开证券、原新时代证券(现诚通证券)和招商证券均被点名一次。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解读新“国九条”时提到,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记者从监管处了解到,今年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上市公司监管力度,对于涉嫌违法违规的及时立案调查,查实的严格惩处。接下来,无论是中介机构还是企业,被立案调查和被出具罚单的概率都将增加。 从年内券商所收罚单来看,这一信号已经有所显现。 首先,4月中旬以来,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东吴证券三家券商被立案调查,所涉问题均与定增有关。中信证券、海通证券被罚原因为:在相关主体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东吴证券则涉嫌在国美通讯、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中未勤勉尽责。 其次,罚单所列问题更为具体,并且处罚力度相对更大。典型如华西证券和华林证券。 5月5日晚间,华西证券收到江苏证监局罚单,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华西证券之所以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是因其涉嫌在金通灵2019年定增保荐中尽职调查未勤勉尽责,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保荐书、持续督导阶段出具的相关报告均涉嫌存在不实记载;持续督导现场检查工作执行不到位。 华林证券则于今年1月底被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其被详细指出“七宗罪”,问题包括:存在个别资管产品投资最终投资者的关联债券,具有通道业务特征;投资标的、交易对手备选库管理不完善;交易系统风控指标设置存在缺陷;非标投资存续期管理存在不足;信息披露存在遗漏;关联交易管控机制不健全;人员及薪酬管理机制不健全。 根据受访人士分析, 记者从多家券商处了解到, 从券商罚单原因来看,昔日重灾区——投行中的IPO、定增、公司债业务,营业部中的无证从业、承诺收益、代销非本机构产品问题,同样是年内罚单集中之地。与此同时,一些新特点开始涌现。 最为值得关注之处在于, 此轮廉洁从业严查风波一大开启信号,是去年6月中证协面向券商下发的《证券公司廉洁从业情况调研问卷》。该问卷发布的次月起,即有多家券商陆续因廉洁从业问题收下罚单。其中,又以7月-9月罚单最为密集。短短三个月内,即有包括国信证券、长江证券、中泰证券、光大证券、中邮证券、中天国富在内的至少六家券商因廉洁从业问题而被点名。 10月以后,廉洁从业相关罚单数量有所减少,仍有零星罚单出现。 今年3月15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强调: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廉洁从业监管。 近期,因廉洁从业而被点名的券商数量又有所增加。 国都证券罚单提到,廉洁从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部分业务活动费用支出未制定内部规定及限定标准,岗位制衡与内部监督失效,对责任人事后追责不到位。 中原证券罚单所涉问题较多共5条,其中之一为:廉洁从业事前管控不到位,个别岗位人员发生廉洁从业风险事件。中原证券处罚较重,其7位相关负责人同步被罚,叠加公司共收下8张罚单。 此外,今年3月国元证券的一则罚单显示:廉洁从业管理存在不足,部分岗位人员出现廉洁从业风险,个别廉洁从业风险线索未按期报告。 4月,中证协向券商下发《进一步明确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相关口径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相较于旧版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其指标最大变化即可廉洁从业相关要求明显增加。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接下来,相关机构针对证券公司廉洁从业的查处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一些昔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现象也将纳入监管范围。 记者从多家券商处了解到, 除廉洁从业监管力度加大以外, 根据受访保代分析,这与当前证监会加大上市公司监管力度,导致更多上市公司问题被发现有关。“上市公司一旦被检查出问题,为其提供持续督导服务的券商投行往往难以脱责,投行罚单随之到来。”受访保代直言。 不过,根据保代分析,投行持续督导期间履职不充分,刻意包庇的概率相对不大,原因往往在于持续督导期投行收入低、精力投入有限,导致无法及时发现企业问题。随着持续督导期被罚券商数量的增加,多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本期编辑黎雨桐实习生黄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