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有何与众不同?权威解读来了
2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发布会现场
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表示,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上海对外开放优势,设立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这是新形势下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
孙玉宁称,在开展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制度设计中,着重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是对标国际,海关总署研究了相关国家一些类似区域的发展情况,借鉴了他们在便利化措施,包括业态布局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二是立足国内,对国内各类特殊区域的政策功能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结合国际商务合作区的功能定位,形成了可借鉴的政策和措施。因此,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是一个全新的区域,它不是目前国内某一类型特殊区域的简单复制,而是对国际国内各类区域功能的借鉴、集成和创新。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主要是依托国际航空枢纽,以促进国际商务交流为目标,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了进出境人员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从货物向自然人拓展,汇聚全球要素和资源,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孙玉宁表示,海关总署将和有关部门一道,细化出台配套措施。同时,做好方案的落地和实施工作,切实支持上海先行探索、积累经验、扩大开放。
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介绍,上海将学习借鉴国内外同类区域的最佳实践,结合商务合作区实际,为境外人员提供创新多元、便利高效的国际一流服务保障。
在抵离环节方面,将设置与浦东国际机场的专用交通通道,采用专用车辆接驳方式,为境外人士往返提供接送服务。浦东国际机场将设置前往商务合作区的多语种标识标牌,国际旅客自航站楼最远端搭乘接驳车辆抵达商务合作区的时间约20分钟,T3航站楼建成后,最快仅约10分钟。托运行李将直接送达商务合作区联检大楼的到达大厅,并可根据旅客需要直接送到合作区的酒店房间。国际旅客离境可在联检大楼直接办理值机手续。
商务活动方面,商务合作区将建设国际一流的展览、会议、培训等功能性场所和设施,不仅能满足大规模办展办会需求,也能提供专业化、小型化、定制化服务。商务合作区将配备一定体量的办公用房,服务会计、金融、咨询等专业服务需要,也为各方提供移动办公、临时办公、联合办公场所。另外,还将打造“6天+365天”展示交易平台,实现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联动。区内将布局先进的网络、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为商务活动提供良好设施条件。此外,结束商务活动需入境的境外人员,口岸签证机关可在区内提供口岸签证服务,实现入区与入境服务的无缝衔接。
配套服务方面,商务合作区将突出国际化、多样性、体验式特色,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区内将提供多种类型的商业、餐饮、休闲、文体等场所和设施设备,不仅为商务人士提供便利服务,也为随行人员提供休闲去处。商务合作区将支持境外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方式,提供便利的支付服务和消费体验。在区内购物后离境的境外人士,可按规定办理离境退税手续。区内的医疗条件也对标国际标准,满足基础就医和健康服务需求。
据介绍,在商务合作区规划建设中,还将进一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软硬件设施配置,不断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打造近悦远来的国际一流商务交流环境。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张莉责编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