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好品种还不够,想要高产还得有这些!AI漫画一“夏”|麦报·第5期

时间 • 2025-07-26 21:02:44
粮食
小麦
麦收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麦报”的小行家

一年一度的《麦报》出刊啦!

中国三农发布“麦收天团”

在麦收一线

会为大家带来最新的见闻

今年

《麦报》特别运用AI技术制作漫画

为大家生动呈现麦收一线的盛况

《麦报》还将在“三夏”期间

为你提供最贴心的麦收服务

还不赶快收藏、转发

↓↓↓

河南濮阳:

科学调度水源

全力抗旱保灌

当前,黄淮海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夏播和已出苗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各地正科学调度水源,抗旱保夏播,夯实秋粮丰收基础。在沿黄城市河南濮阳,当地正在对河道卡点、堵点进行清理疏浚,全力抗旱保灌,当前每天引黄河水800多万立方米。

河北东光:麦秸回收与麦收同步作业助力农民增收

在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夏庄村的麦田里,四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一排排小麦秸秆被打捆机经过旋转、压缩、捆绑,变成一个个整齐的麦秸包。据了解,今年东光县在全县10000亩麦田内试点推行“回收麦秆”模式,相较传统收割方式,这种作业模式实现了麦秆回收利用,解决了麦秆焚烧问题,又有利于下一步的玉米播种,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

甘肃陇南、天水:推广小农机上山收获效率提高

当前,甘肃小麦大规模机收全面展开。今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100万亩,将组织40万台各类农业机械投入“三夏”机收作业。甘肃陇南、天水等地大多以丘陵为主,当地推广履带式收割机这样的小农机上山,不仅方便农机在狭小的地块作业,而且收获效率也大大提高。

山东日照:“土地管家”托起夏收“丰”景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于里镇土地托管先行示范区,两千余亩小麦进入收割期,伴随着“隆隆”轰鸣声,收割机驶过滚滚麦田,割麦、脱粒一气呵成,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自2021年以来,于里镇以于里沟村、前莲池寺村等为试点,积极推进土地托管新模式。

夏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的四分之一,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夏播粮食已完成60%。未来一周,仍是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夏大豆的适播期。

随着夏粮收获进入扫尾阶段,全国夏粮收购工作由南向北全面展开,主产区粮食企业已累计收购新麦超1000万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6月13日发布数据称,当前全国夏粮进入收购旺季。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截至目前,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麦超过1000万吨,同比明显增加。其中,河南超过300万吨,安徽、江苏均在200万吨以上,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正在陆续上量。从仓容数据来看,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共准备小麦仓容近8000万吨;从资金看,初步安排夏粮收购资金1100亿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表示,有关部门和地方将认真落实市场调控政策措施,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将紧紧围绕农民售粮诉求,抓好收购现场、咨询、预约、信息、产后等各项服务,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严厉打击“打白条”、压级压价等不法行为,坚决防止坑农害农行为发生。同时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帮助售粮农民和收粮企业合理安排购销活动。

根据卓创资讯数据,6月14日小麦主产区行情: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预计6月18日之前,河北南部、河南、安徽等地基本无有效降水;15-16日黄淮仍有35~39℃高温,17-18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将再度发展,高温少雨影响玉米、大豆播种以及出苗生长,易导致缺苗断垄。

北方麦收区应加快机收进度,山西中部、新疆南部等地应避雨收晒。夏种区积极开发水源造墒播种或播后浇灌“蒙头水”;已完成播种的地块及时查苗补种,确保苗齐苗匀;同时避开高温时段,适时浇水保苗。

风吹麦田千层浪

又到一年麦收时

今年麦收

与往年有何不同?

质量与产量有哪些变化

麦收过程中

发生了哪些故事?

大家对麦收有哪些期待?

来看网友的留言

精选

留言

@Moonflower:麦子收获季节到了,麦子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农民采用现代化机械收获着辛勤劳动的果实!希望全国各地有个好收成!

@陈县:小时候吃过隔壁大姑用新麦子做的馒头,闻之麦香浓郁,嚼之口齿留醇,回味无穷,至今难忘。@小王:科技保障粮食安全!@董雪:良种落地、良方种田,新征程上新农民们在科技的赋能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杰:作为农业工作者,看到丰收,喜悦!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留言点赞数超过50的朋友

将获得中国三农发布

定制笔记本和精美鼠标垫各一个

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AI制图|崔竞旖

编辑|宋锐

主编|蒋琳

监审|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