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豌豆尖,为疫情下的成都添上温暖注脚
11月1日晚,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报告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这是自今年8月本土病例清零以来成都再次“吹哨”。
今冬疫情防控的形势,将是对我国城市治理能力的极大挑战。截至11月4日12时,本轮疫情已波及19省份,呈现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成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
正与疫情拼抢时间的成都,如何在疫情防控中筑牢城市的金钟罩?短短两天的时间,成都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流调溯源,对涉疫人员和场所实施分类管控,统筹做好核酸筛查、人员健康监测、环境终末端消毒等工作,同时加强对封控场所的物资保障和人员关怀。
在“快”和“暖”之间,如何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守护市民的安全感,是这座城市最关注的事。
▲居民连夜做核酸检测图据“锦观”新闻
一点位一专班,流调采样拼抢时间
11月2日一早,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2号门外正在组织核酸检测,管控区域内的居民们有序前来做采样,几十名身穿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排着队进入封闭的顶峰水岸汇景小区支援。1号门处,志愿者和安保人员忙着运送蔬菜瓜果、肉类、饼干等物资,外卖小哥比往常多跑了近10单。小区外,花照壁下横街进入小区的道路已经封闭,金牛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已经在现场维持秩序,提供后勤保障。
有力有序。顶峰水岸汇景小区这一景象,是成都应对疫情防控的缩影。
疫情发生后,四川省委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针对成都本轮疫情传播情况迅速进入应急状态,进一步压紧“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采取果断措施,全力以赴扼制疫情扩散。成都市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即刻赶赴疫情防控指挥部前线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防控工作。
全力对确诊病例实施医疗救治。目前,确诊的3名患者已转运至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治疗,由省市医疗专家全力救治,病情稳定。
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流调溯源。为及时锁定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和重点人群,金牛区卫健局健全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全员额上阵、全天候运转、全流程推进,锦江区对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涉及锦江区点位组建“一点位一专班”,开展流调溯源和核酸检测工作。截至11月3日18时,全市已排查密切接触者439人,其中345人核酸检测阴性,其余结果待出。
确保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27个采样点位紧急启动,调动1227名核酸采样人员对金牛区、锦江区、成华区等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开展核酸采样排查。成华区设立3个24小时核酸采样点,确保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截至11月3日18时,金牛区、锦江区、成华区相关区域采样100649人(含“愿检尽检”人群),已完成检测81269人,除已报告病例外,结果均为阴性。
全力筑牢校园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屏障。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学校严格实行校园封闭管理,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防控措施,一旦发现有体温异常、咳嗽等身体不适情况立即规范送医,严禁带病返校入园。该区还全面开展学校和托幼机构核酸抽样监测,并提高中小学生和幼儿抽检比例。其中,每月对1所中学抽检1个年级、1所小学抽检2个年级、1所幼儿园抽检1个年级,教职员工全部检测;并督促驻区高校按要求完成抽检。截至目前,已完成核酸抽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为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达到民众中,11月2日起,成都连续两天晚上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疫情防控实时情况,让准确、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布筑牢市民心底的安全感防线。
严格精细管控服务,封控小区也有豌豆尖
但疫情防控的严,却不是“铁板一块”。这张严丝合缝的大网,中间带着灵活与柔韧。
根据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经省、市专家研判,并经省防控指挥部同意,成都市对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锦江区娇子1号小区、成华区华府沙河小区等相关区域及场所实施了封控管理。
这一封,居民生活如何保障?“我们配足配齐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对封控管理区域内的居民提供生活保障与健康服务,尽最大努力保障封控管理区域人员生活安稳。”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11月3日早上9点,成都益民集团所属益民供应链公司“便民服务直通车”停在了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门口。在金牛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后,益民供应链公司立即启动应急保供准备工作,及时开通线上平台,上线益民“订制菜单”供居民选择。这些“订制菜单”按照“一荤两素加一汤”的营养标准制定,不仅有莴笋、青椒、西红柿、土豆、小白菜等蔬菜,还有市民欢迎的豌豆尖。“社区想得很周全,家里吃喝不愁。”记者探访时,小区居民“丝毫不慌”。
▲居民收到新鲜的蔬菜图据成都益民集团
金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共抽调了疫情防控应急队伍400余人参与服务保障工作,包括100人的秩序维护专班、200人的生活保障专班、20人的医疗救助专班、120人的志愿服务专班4支队伍,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和心理咨询热线。此外,金牛区设置了封控区的物资配送点,外卖、网购也能买起来。
11月3日公布的病例2、病例3子女均在锦江区学校就读,经专家判定为密接,所在学校与其有时空轨迹重叠的师生判定为次密接,全部集中隔离。锦江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隔离期间每名学生均由1名家长陪同隔离,安排学校组织网上授课和心理疏导,尽最大可能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服务保障,并根据隔离期间实际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保障措施。
封控区外,全市的常态化防控也不松劲。社区小区、公共场所、消费场所、密闭场所、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戴口罩、测体温、亮码通行等防控措施常态化执行。商务展会、体育赛事、会议宴会等人群聚集性活动,严格实行报批审批,切实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传染风险。
城市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论正面迎击疫情,还是常态化防控期间,唯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千千万万的市民履行好防控责任,做好各自该做的事,方能为城市筑起牢不可破的城墙,也方能让城市活力依旧,澎湃依旧。
“我们还想特别强调一下,凡是有涉疫地区旅居史的来蓉返蓉人员,一定要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居(村)委会、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配合接受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这对您来说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但却是对您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一份重要保障,更是对我们全社会疫情防控工作的巨大支持。”11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向市民发出呼吁。
事实上,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成都已是第四次迎击新冠疫情。前三轮疫情,成都共确诊163例,感染率不到十万分之一。这一次,成都依然不怕、不慌、不大意,以坚定的信心和果决的措施应变。
在这轮集体“交作业”的点位中,上海迪士尼的烟花成为疫情新闻中的温暖注脚。正如一位在迪士尼乐园的网友感慨:没有拯救银河系的超人,一个有序的城市组织就是金钟罩。而成都疫情新闻中的“豌豆尖”,也会是这轮疫情中的注脚,在这个不平凡的冬天里,记录下城和人的温暖故事。
红星新闻记者钟茜妮
实习编辑向财霞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