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线就成吨地卖”,这群彭州青年把黑水县农产品搬进了微商城
“别人家卖蜂蜜都是按瓶按斤在卖,我们这边一上线就按吨在卖……”成都市渔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杨艳笑着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最近,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农产品成了网红产品,借助彭州市本土企业的抖音直播、朋友圈和微商城的强势推出,一度销售不畅的黑水农产品成了“抢手货”。
黑水县地处岷山山脉中段,地貌以高原、高山峡谷和山河谷为主,海拔1790-5286米,生态环境优良,孕育品种丰富的农产品。其中蜂蜜最具人气,是黑水县特产,于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杨艳团队了解蜜蜂养殖
▲杨艳团队帮助农户直播卖蜂蜜
在驻乡镇工作期间,彭州市对口支援工作队干部了解到木苏镇和知木林镇养蜂户中有2吨左右蜂蜜因为缺乏销售渠道导致滞销,迅速和彭州市龙门山渔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系,希望能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
收到邀请后,渔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立即派出杨艳团队赶赴黑水。“我们了解到木苏镇俄瓜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5家贫困户一起养殖了约200箱蜜蜂,今年蜂蜜产量约有1.5吨,主要靠当地政府和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没有更多的渠道,每年蜂蜜收成的时候既是丰收的喜悦又是销售的愁云。”杨艳说道。不仅如此,他们还了解到,木苏镇木苏村在今年年底会出栏约600头高山藏香猪,当地村民也在为年底的销售犯愁。
▲杨艳团队实地探访高山藏香猪养殖
结合当前农产品的收获和销售情况,杨艳团队决定在鱼凫龙门微信小程序商城上开设“黑水农产品”专题版块,挂网销售黑水县中蜂蜜、双溜索糖醋蒜,开通藏香猪限量预定渠道。
黑水农产品一上线,立即引发网友们的追捧,截至目前,已销售蜂蜜1.26吨,预订藏香猪16头。
据了解,在对口帮扶黑水县的过程中,彭州市紧紧抓住“全域结对”这个在全省率先实践的招牌,探索“市县对点、部门连线、乡镇铺面”的分层分类全域结对模式,进一步深化帮扶框架、对口机制和工作逻辑,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域帮扶、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彭州企业与黑水县31个村结成互联帮扶对子,为黑水县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的支撑。
红星新闻记者龚靖杰张晓舟
编辑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