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老旧菜市“变身”!市民:卖得更文明,买得更放心

时间 • 2025-09-12 11:18:16
市场
进行
环境

菜市场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的幸福美好生活一脉相连。

近日,位于成都市锦江区莲桂南路126号附近的莲花农贸市场,实现“华丽变身”,市场内墙面重新粉刷、地面重新修补、菜台进行改造,店招也进行统一规划,整个市场看起来更加整洁规范,带给市民不一样的买菜感受。

“现在市场内完全变了个样。”买菜的刘女士表示,最大的感受是没有异味了。不仅农贸市场环境大大改变,商户也更加文明规范,整个市场也更加规范,特别是蔬菜价格公示牌,买菜更放心了。

▲升级改造后的莲花农贸市场

硬件升级

电线、店招、墙面、路面、公厕均进行改造

莲花农贸市场修建于2002年,前身是大棚农贸市场,是一座建成至今已有20年的老旧菜市场。整个农贸市场占地面积约3000㎡,是附近几个社区约5万人的蔬菜供应地。

由于建成时间长,菜市场内许多设备设施年久失修,环境变得越来越差。据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管局牛市口市场监管所所长陈继来介绍,提升改造前,市场内电线私拉乱接,不仅看起来不美观,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市场内墙面剥落、菜台破损,既不美观也显得过于陈旧;除此以外,内部道路坑坑洼洼、污水横流,臭味刺鼻,“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过去我们都是把菜摆在地上,就跟路边摊似的,不仅看起来不规范,大家走过来买菜的人也不多。”摊主郝大姐告诉记者,她的菜摊位于市场门口,一进门就可以看到,过去由于未建设菜台,菜摆在地上,她都觉得有些不卫生。

今年初,牛市口街道开展“文明菜市提升行动”,对莲花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市民在市场内买菜

“首先从硬件条件出发,对现场环境进行改造。”陈继来带着记者边走边介绍道,首先对曾经吊在空中私拉乱接的电线进行统一规划,用塑料管将所有电线套起来,保障市场摊主的用电安全。同步对顶棚蜘蛛网进行清理,让市场上部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粉刷脏污墙面、修补破烂摊位、对每个摊位店招进行统一。“过去大家自己行动,不仅大小不一,有的甚至是用纸板随便写的。”陈继来说,改造后的店招大小统一,整体看起来更加美观。

此外,市场内破损的路面、下水道、公共厕所都进行了改造,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整体环境得以提升,老旧菜市实现“变身”。

▲市民在市场内买菜

规范管理

每日更新蔬菜价格公示牌,让市民买得放心

除了硬件环境的提升,菜市在管理上也进行进一步规范。据陈继来介绍,牛市口街道重新制定了市场及周边管理规范,对文明公约、市场公开栏、菜价公示牌等内容逐一规范,并严格做到车辆停放有序、垃圾日产日清、严禁占道经营。

在市场门口,记者见到了菜价公示牌,上面正对今日菜价进行公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菜价公示牌每日都会进行更新,并且旁边还有公平秤,市民购买蔬菜后,觉得有问题可以到公平秤处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可以找摊主、现场工作人员,以及市场监管局投诉。

▲菜价公示

陈继来表示,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菜,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到市场巡查,抽检市场出售蔬菜,保障菜品新鲜安全。同时,督促市场管理方和经营户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落实“门前三包”,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没想到改造得这么干净整洁,而且菜摊还挂了价牌,感觉更正规了。”林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这个市场买面条已经有7、8年了,看着市场之前变得越来越破旧,也想过去其他地方,但是由于离家近,她一直都选择在这里买菜买面条。

“改造后,环境更好,我的生意也更好了,每天能卖1000多元。”郝大姐说,市场干净卫生,市民能耐心选择想买的菜,也能买到放心的菜。作为摊主的她表示,会自觉遵守《农贸市场经营文明公约书》,也会自觉维护市场环境,让市民买得开心、吃得放心。

红星新闻记者闫宇恒摄影记者陶柯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