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股份竞得上市公司股权 深入布局困境资产ToB业务 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11月2日晚,海德股份(000567.SZ)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海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徳资管”)通过司法拍卖竞拍成功*ST海伦6102.55万股股份,占*ST海伦总股本比例5.86%,成交总价款为1.84亿元人民币。待过户完成后,海德股份子公司海徳资管将成为*ST海伦5%以上股东。
根据公告,本次竞得上市公司股权,有利于海德股份困境资产ToB业务端深入布局,强化ToB业务端上市公司领域的资产管理能力,扩大资产管理规模,提升公司长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德股份是一家持有地方AMC牌照,以困境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近年来以困境资产ToB业务为支撑,依托集团产业背景优势和自身优势,聚焦熟悉领域业务,发展势头强劲,业绩连续实现翻倍增长。据海德股份2022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100.3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3亿元,同比增长135.19%。其中,在困境资产ToB业务方面,海德股份聚焦于具有竞争优势的能源、地产和上市公司业务领域。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存量业务规模达69.36亿元,比年初增长15.84%,其中收购重组类64.72亿元,占比93.30%,收购处置类4.65亿元,占比6.70%,足以见得其核心业务具有很强的韧性。
2022年6月6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对AMC(资产管理公司)在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提出更高期望,大幅放宽了AMC的作业范围,并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行业前景十分广阔。
海德股份作为深耕困境资产领域的头部企业,对行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其能够借助专业中介机构和集团一线产业技术专家的力量,精准判断识别项目风险和价值,通过打折收购、债务重组等方式充分挤压资产风险。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对熟悉领域的实体产业和经济的周期具有深刻认识,能预留足够的安全边际抵抗经济周期,使得其在行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机构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德股份的净利率为67.35%、资产负债率为32.06%、杠杆率为46.37%、总资产周转率为0.07,公司各项指标综合情况几乎均处在AMC行业头部位置,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合理性、资产运营效率已形成行业领先优势。与此同时,海德股份完成增资北京区域子公司彩虹甜橙和设立山西子公司项目。随着新项目的落地与推进,有利于加快重点区域业务拓展和促进当地项目落地,提高业务市场覆盖率,增加管理资产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海德股份在困境资产ToB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拓宽业务板块,致力打造“困境资产ToB业务+ToC个贷不良+储能新能源资管”三大业务版图,构建覆盖资本募投管退的“全周期、全链条”资本管理模式。
在个贷不良业务方面,海德股份在近日联手新浪数字,在个贷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困境资产业务增添新的利润增长点。海德股份提出,规划用3-4年时间,实现千亿个贷不良资产管理规模的目标,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同时,海德股份将以“更加合规、更加科技、更加奉献”的理念形成个贷不良行业新标准,引领行业新方向,力争成为个贷不良行业的龙头企业。
在储能资管方面,海德股份携手兄弟公司永泰能源,共同打造德泰储能公司。该公司收购汇宏矿业65%股权,完成向全钒液流储能上游钒矿资源的延伸,加速储能项目的全产业链推进。此外,德泰储能沙洲电力开展2×1000MW机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辅助调频项目建设,是采用“火电+储能”调频模式并向储能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新探索。随着储能公司的落地以及新项目的逐渐推进,为海德股份增添了新的利润营收空间,未来盈利能力将不断提升。
随着业务版图逐渐扩大,海德股份未来发展潜力不断增强。近日,东方证券发布研报称:考虑到未来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风险,结合困境资产行业具有的逆周期性特点,公司未来有望受益于困境资产行业整体规模的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