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时间 • 2025-08-03 12:24:13
我们
爷爷
清明

阡陌的述说2022.04.04阡陌的述说2022.04.04

10:17未知来源

播放

0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又到一年一度风清景明时节,梨花风起,点点哀思。

记得年少时,每逢清明,爷爷都会带上我们这几个小朋友去扫墓。山草野径中的坟茔里,葬着爷爷的爷爷、爷爷的父母——这些长辈虽然我们都素未谋面。

那个时候,我们时常碰到达伯,两家亲人的坟茔也紧挨着。

他是家中独子,早年赴外省高校任教、娶妻生子、事业有成。十多年前,父母双亡后,他很少回乡过年了。只有每年清明时,才不远千里返乡。尽管他已经步履蹒跚、双鬓斑白!

去年清明,我返乡给爷爷扫墓时,恰巧碰到了达伯。

看到年长的达伯,我疑惑不已:“您年纪不小了,为什么还要每年坚持回乡扫墓呢?”

“侄子呀”,站在他父母的坟前,他说,“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02

记得一部电影《寻梦环游记》这样说过,人的一生会死亡三次:

第一次:是断气的那一刻,这是从生物学角度说的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即将会在世界上抹除;第三次:是这世界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亡。这一刻将是真正的死亡,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前往扫墓的路上,爷爷肩扛着锄头、手拎着祭品,边走边讲祖辈的陈年往事——他们是怎样来到这个山村,怎样遭遇乱世如麻,怎样遍尝人世苦楚,怎样艰辛创业起家,怎样不幸离开人世。

就这样,年年讲、年年重复,一遍又一遍,怎么也不厌烦。

等到砍枝锄草、翻沟培土,隐没在山林间的旧坟顿然一新。这个时候,爷爷会以极其神圣的表情,摆上祭品,指导我们跪拜,还念叨着请祖先保佑之类的话。

最后,就是燃一挂鞭,鞭炮声阵阵。

因与祖辈并不相识,小孩们自然谈不上感情,也没什么哀愁。反倒因为这种肃穆庄严的满满仪式感,觉得好玩、新奇、兴奋。

当《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曲《rememberme》响起时,我想起当年爷爷叮嘱的话语,男儿泪竟夺眶而出。

如今,爷爷早已作古。唯有和爷爷生活的点滴,竟恍若昨日。

03

你来自父母,父母来自祖父母,祖祖辈辈,总会有根,总归有源。

开枝散叶。枝再繁,叶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处。

这就是融入血脉中的眷念,是我们的来处。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生者寻根,叶落归根。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难怪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

在国外漂泊多年的意大利青田总商会前会长姜文耀,每年清明,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携家眷回乡扫墓。

他说:“我们这一代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最深,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不能忘本!”

国学大师季羡林6岁离家求学,90高龄还回乡扫墓,扑通一下跪倒在父母坟墓前,不住磕头。

回京后,他写下长达2.4万字的《故乡行》,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最后一次来给您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您的身旁!”

04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你是人子(女),你是人父(母),你是人夫(妻),你是华夏血脉,你是人类赤子。

难怪有人说,清明祭祖,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

来到这世间,你安身立命,拥有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

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心静,是思接千载、神游万仞,是传承、是教育。清明,更像一种精神。

我有一个同事,每年清明回乡,一定要带上自己的小孩。祭祖之时,全家人肃然默立,他会将早已写好的祭词朗声诵读。那一刻,天地和时间同时静止,小孩竟也沉默。

他说,这种难得的经历,让孩子慢慢知晓了血脉的延续,懂得了生命一代代传承的使命,体味了责任、礼仪和感恩,这比言传一百遍更有效。

潜移默化、身体力行之中,小小年纪的他,深深领会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因小见大,由此及彼。这可能也是岳姓族人非要去杭州忠烈祠,两岸三地非要去黄帝陵,人民群众要去烈士陵园的原因吧!家国情怀,也寄寓于这清明的一跪一拜的祭奠之中。

没有谁是一个孤岛。当你将自我置身于宇宙中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时,你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方位!

05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不能返乡时,不妨尝试“云祭祀”,这也是我们在现有疫情防控形势下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举。

待到疫情散去,我们依然会恢复清明节该有的样子。

如果有条件了,即便人在天涯鬓已斑,也定要多回乡扫墓,回一次少一次!实在没条件,心底亦可过清明,毕竟,装在心里胜过一切。

耳畔不由得又响起达伯的话:“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投稿

注:稿件一经采用,将视质量给予稿费100元-150元;字数以1000-1500字为宜;请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邮箱jjsn2207@126.com,并注明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央视财经

主播|李海洋编辑|李滟

责编|康轩山主编|蒋琳

监审|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