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东西哪里找?四川西昌启动28个失物招领“爱心驿站”
丢了东西或者人员走失,着急吗?当然着急,特别是身份证、手机、钥匙等物品丢失,或者失去自理能力的亲人走失后……
在四川省西昌市,有一名环卫所长叫苏波。在了解到有的环卫工人不敢捡东西,更不敢把东西归还失主的烦恼后,他向单位建议成立了“失物招领中心”。环卫工人捡拾的物品全部上交,由单位统一造册、登记后,再向社会推送相关信息。
3年来,“失物招领中心”发布了大量寻物信息,上万件遗失物品成功交还失主,苏波也被评为2019年感动西昌人物。
今年12月17日,28个“爱心驿站”在西昌城区铺开,“寻人找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公厕保洁员捡到现金归还失主。
环卫工人的烦恼:
捡到东西怕被讹
西昌环卫工人堆里,有一个人叫苏波。他是中共党员,曾经当过兵服过役。2014年,他退伍转业到西昌市城管局当了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2015年,经过基层锻炼后,他被任命为西昌市城市管理局环卫处西城清扫所所长。
结缘环卫,苏波遇到了烦恼事,那就是环卫工人经常捡拾到一些诸如钱包、手机、身份证、银行卡等物品,而他们的处理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归还失主,有的送交派出所,有的上报单位,而有的环卫工人害怕引火烧身,把捡到的东西再次丢进了垃圾堆。
苏波纳闷,为什么有的环卫工人要抛弃捡拾到的物品呢?他通过打听才知道,有的环卫工人不敢捡东西,更不敢把东西归还失主,主要是怕被栽赃,甚至被讹诈。
苏波听一位环卫工人讲,有一回他在清理绿化带的时候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1张身份证、2张火车票和3张银行卡。因为火车票是当晚的,他想失主一定很着急,他怕失主耽误了乘车,便在原地等了将近2个小时,这时一名男子跑来寻找东西。
环卫工人在“验明”男子身份后,将钱包归还给了男子,哪知第二天那个丢失钱包的人找上门,硬说钱包里还有3000元钱没有还他。还说钱包就是在这个环卫工人扫地的附近掉的,当时周围根本没有人,肯定是环卫工人偷了他的钱,还假装好人。
环卫工人有口难辩,事情闹到派出所,非要环卫工人赔他3000元才能走人。
后来,警方调取监控记录还原了真相。原来,这个男子是个骗子,故意在绿化带里丢钱包,引诱别人上当,诈骗钱财。最后,该男子涉嫌敲诈勒索被警方拘留。
成立“失物招领中心”
打通失物招领“最后一公里”
听完故事,苏波感触颇深。“好在这位环卫工人没有什么损失。他们每天与垃圾打交道,需要被认可和尊重。”苏波想,不能让这股暗流涌动的“负能量”蔓延。
2018年,在西昌市城市管理局党委支持下,苏波建议以环卫支部党员示范岗为平台,成立“失物招领中心”,扭转环卫工人捡到失物害怕“引火烧身”的心理。捡拾的物品全部上交环卫处,由单位统一造册、登记后,再向社会推送信息、联系失主、归还失物,从而打通失物招领的“最后一公里”。
西昌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杨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环卫工人、城管队员在工作中捡拾的物品通过微信平台第一时间报送到中心,由苏波负责,通过凉山广播958、西昌市929电台、城管局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传媒、微信平台发布失物招领信息、寻人、寻物信息,失物归还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同时,苏波代表全体城管环卫人走到了聚光灯下,获得2019年感动西昌人物荣誉,入围感动凉山州人物评选。
↑归还失主遗失的电脑(左一为苏波)。
苏波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截至2020年12月,他们发布了失物招领信息、寻人、寻物信息2949则,捡拾、送归小孩、老人、智障人士93人次,归还现金96842元,银行存单2张90000元,钱包、手提包1284个,手机、电话手表、电脑、电动车285部,汽车牌照49副,包裹183个,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公交卡、户口簿等17437张(本)等。
12月17日上午,西昌市城市管理局与中国电信西昌分公司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举行,启动28个营业厅网点“爱心驿站”,搭建“寻人找物”平台。
↑“爱心驿站”网点。
“在西昌市,如果您有物品丢失、老人或小孩走失的情况,可以联系这些网点党员示范岗。在核实信息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协调198家微信平台公众号或当地媒体发布信息,同时发动全市3000余名环卫工人、城管队员在工作之余提供寻人找物的帮助。另外,如果有市民捡到遗失物品,也可以交到这些网点,我们会及时帮忙寻找失主。”杨宇说。
苏波表示,“失物招领中心”会一如既往立足公益,也希望吸引更多社会爱心人士或组织参与其中,拓宽寻找失主的渠道,扩大现有信息覆盖面。
王哲红星新闻记者江龙摄影报道
编辑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