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10SHOW》总监制王蕾:东郊记忆十年光影秀国庆7天持续上演
2021年9月29日是东郊记忆开园十周年纪念日,届时将开启东郊记忆十周年庆暨东郊记忆提档升级发布会。同时,当晚将进行“成都音乐光影秀之时空曲率《10SHOW》”,并持续7天向大众免费展出。
演出前,这场光影秀的总监制、四川东方文商剧院管理公司总经理王蕾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的采访,提前揭秘这场秀的精彩环节和幕后故事。
东郊记忆
用“光影”把东郊记忆的过往十年和未来十年融合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将于29日晚举行的“成都音乐光影秀之时空曲率《10SHOW》”从创意到执行,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SHOW,王蕾和她的团队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东郊记忆是一个公共文化园区,十周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庆祝行为,而是一个与它相匹配的公共文化事件,要体现它的公共性和文化性。”王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们希望能够呈现出一个有着未来感、赛博朋克风的场景,能够容纳科技感、时尚感,让大家感受到不一样的混搭气息,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所以我们决定用‘光影’作为这次的主元素,但光影本身是没有情感的,科技如果不赋予文化是没有生命的。为了把东郊记忆过往十年和未来十年做一个结合,我们就选取了最具有特色的火车站广场开始,一直连接到工业长廊。”
《10SHOW》效果图
为什么会取名“时空曲率《10SHOW》”这样稍微有些拗口的词语?对此,王蕾解释道,“首先今年是东郊记忆十周年,‘10’这个数字在中国人眼中意味着圆满,十全十美,寓意非常好。原来是想叫‘十秀’,但后来一想,用阿拉伯数字的‘10’,它是计算机编码的基础元素,也代表了科技,代表了新的技术。这样能更好地表达出我们在这个秀上拥抱科技拥抱舞台表演技术的呈现手段。”至于这次的“SHOW”,王蕾坦言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是展览,可以是静态的,是行进式的,是沉浸式的,各种你能想到的可以表达情感的东西,都放进去。”
在王蕾看来,东郊记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创造了诸多辉煌。“这个载体是一个拥有巨大可能性的空间,可以往里面装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就运用了广义相对论的科学名词,时空曲率。因为它本身的含义就是当你物体的质量足够大的时候,光在里面行进,就会发生弯曲,路线发生变化。我们也是借助这个寓意来讲,东郊记忆随着时间的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形态越发多元。未来这里也有很多你想象不到的新鲜事情、有趣事情发生。”
五大环节展示东郊记忆“共未来再出发”
“成都音乐光影秀之时空曲率《10SHOW》”包括“拾光车站”“拾间流转”“拾空对话”“拾代长廊”“拾年之约”五个环节,通过戏剧舞蹈表演、多媒体技术呈现、不同风格的音乐、街头艺术等多元表演形式,诠释了创新与传承,科技与建筑、未来与当下的思考。“‘拾光车站’是在火车头广场,短短几百米,会有三个片段的展示,包括作为工厂曾经的辉煌,作为文化园区展示成都人生活的安逸和情趣,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王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叙述这十年里发生的事情,是个难题。“因为戏剧的表演需要结合台词,结合灯光、舞美,但是舞蹈不受这方面的限制,更多依靠人的肢体来表达情绪。所以我们最终采取舞蹈的方式,用肢体来表达我们的情绪、情感。”据王蕾介绍,四川人艺青年戏剧导演鲁珉、著名音乐人泰然和阿修罗乐队、四川现代舞蹈团、荷苗艺术团等本土艺术家、院团都参与其中,选用的歌曲也是成都市民熟悉的《胖娃胖嘟嘟》等。
《10SHOW》效果图
接下来的“拾间流转”和“拾空对话”,更多是通过多媒体方式呈现出来的艺术装置。在“拾间流转”部分,有成都红光电子厂的时空,一组由老旧电子管电视机构成的艺术装置布置在转角墙面,让观众回到过去十年的岁月中,为空间呈现怀旧韵味的艺术氛围。“很感谢摄影师迟阿娟老师,她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成都的老照片。特别是有不少成都刚刚改革开放以后,那些时尚走秀。你会觉得很有趣,也呈现当时那个年代大家对时尚的热情。”王蕾介绍道,在“拾空对话”中,则是市民与“大眼睛”的对话。“这个装置很有科技感,上面有人像捕捉技术。当你走向它的时候,会随机呈现不同的影像,这当中有很多是与成都这座城市休戚相关的。”
东郊记忆举行的香奈儿大秀
经过“拾空对话”多媒体艺术装置,观众从“现实”走向“未来”。这段极具未来感的未来长廊中,LED灯带包裹的立柱,随着音乐,棚顶的灯光有韵律的亮起,灯光再次勾勒出时间的线条。“我们邀请了中国很有名的滑板明星张子杨,当晚他将用滑板滑动的方式带领嘉宾们穿过长廊。”王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步入这个工业长廊的时候,能很明显感受到科技在未来对人们的影响。“未来在东郊记忆,我们也希望能够运用更多的科学技术,让我们的旧工业遗存焕发出新的面貌和生机。”
东郊记忆未来效果图
在介绍“拾年之约”这个主秀环节前,王蕾分享了她个人的观感。“奥地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布雷根茨艺术节,它是把舞台坐落在奥地利与德国、瑞士交界的博登湖上。除了高水平的歌剧演出之外,其巨大而华丽的舞台设计同样闻名于世。”在王蕾眼中,“拾年之约”这个环节中高低错落的工厂场景,与布雷根茨艺术节很相似。“他们是靠人工制造的场景,而我们(东郊记忆)是真实的场景。”在这个主要环节中,通过“十”和“X”来呈现。“‘十’是十年之约,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江澜与现代舞舞者的合作,回顾过往十年的那种坚持;‘X’则代表未来,用川剧、中国鼓、新疆民族乐器萨塔尔、街舞,来做一个混搭,体现多元和融合的状态。因为未来一定需要一个开放的心态,多元融合的导向,东郊记忆才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在“拾年之约”的最后,通过现场启动现实与虚拟结合的装置秀,雕刻出整场演出的主题“共未来再出发”。
多元才会有碰撞希望能够触动到所有人
毫无疑问,“成都音乐光影秀之时空曲率《10SHOW》”承载了太多使命,这也让王蕾和她的团队压力倍增。但是,无论从创意还是表现形式,这场秀足以引起轰动。“比如我们邀请到的光影团队,是张艺谋的御用光影团队。为CCTV《国家宝藏》、腾讯、网易以及若干国际音乐节、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定制化的数字艺术创意解决方案,曾参与《长恨歌》《俑II》等大型演艺与现代舞作品的多媒体设计和多媒体制作。包括2018年平昌冬奥运的‘北京8分钟’,他们也有参与。”难能可贵的是,本身作为商户,王蕾和她的公司已经在东郊记忆待了六年。“一直从旁观察东郊记忆,观察这个城市,无论是老板还是普通员工,对这个城市有特别深的情感。所以即便时间很紧张,我们依旧能保持最积极的热情去面对。”王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东郊记忆
对于这场秀,固然精彩,但也有人担忧,因为呈现的元素太多,会不会造成一些观感上的不适应?对此,王蕾解释道,“之前的确有这方面的担忧,是不是给的有点多?后来我们就开始做减法,希望能够化繁为简。其实世界越来越多元,人的感受也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的人,不同社会背景、教育程度的人群,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王蕾看来,东郊记忆是一个公共空间,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去观察它。“我们只希望某个点能触动到某个人,这也是策划之初我更愿意从人的角度出发,是通过人外化的表达发生。一百个人对东郊记忆有一百种解读,正是因为多元才会有碰撞,会有趣。所以我们也是希望有人在这里找到回忆,有的人看到未来,有的人产生共鸣。”
东郊记忆举行的达芬奇全球光影艺术大展
恰逢国庆大假,王蕾也希望更多人能来到东郊记忆现场,亲身感受它的魅力。“表演的部分只有29日当天会有,之后会在火车站广场把我们的表演以影像的方式循环播放。但是在光影秀、光影装置的部分,会持续整个国庆七天假期。”王蕾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们希望今后能把这个音乐光影秀做成东郊记忆的品牌,让更多人通过这样的精彩大秀,感受东郊记忆的魅力,感受成都这座城市的多元时尚。
红星新闻记者|任宏伟图据受访者
编辑|段雪莹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