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将至,物价会涨吗?国家发改委:重要民生商品供应有保障,价格将保持平稳

时间 • 2025-09-13 05:14:18
商品
民生

元旦、春节“两节”将至,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成为重要社会议题。1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2月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指出,总体判断,“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供应是有保障的,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

孟玮介绍称,为做好“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近期发改委正密切监测市场运行情况及价格变化,多次召开视频会议并印发通知,对做好今冬明春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进行部署并开展调度。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重要民生商品供给充裕、价格基本稳定。今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生猪和猪肉供应充足,冬菜开始大量上市也推动了前期上涨的蔬菜价格出现回落。从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看,保供稳价工作扎实有力。特别是各大中城市普遍充实了小包装成品粮油,加大猪肉、北方冬春蔬菜等储备,做到了“库里有货”。总体判断,“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供应是有保障的,价格将保持平稳运行。

孟玮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指导各地稳定生产、充实商品储备、加强产销衔接、做好应急预案,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采取储备投放、平价销售、畅通调运配送等有力措施,为“两节”期间价格的平稳运行,为广大群众民生消费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此外,眼下全球通胀蔓延的趋势严重,不少人也担心这将对中国产生影响。对此,孟玮也在会上表示,我国物价水平仍保持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宽松政策、供给瓶颈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球物价水平明显上行,许多经济体CPI、PPI升至多年高位甚至创历史新高。”孟玮称,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物价走势客观上会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特别是前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我国PPI一度快速上行。

同时,孟玮也指出,从总体看我国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从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看,11月份,我国CPI、核心CPI同比分别上涨2.3%和1.2%,1-11月份平均分别上涨0.9%和0.8%,涨幅远低于全球主要经济体;随着部分前期价格上涨过快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局面逐步得到缓解,PPI环比涨幅由上月2.5%大幅收窄至零,同比涨幅收窄0.6个百分点。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赵倩北京报道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