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反向抹零”!涉嫌违法!反手一个举报
日常去菜市场买菜
或去小吃店买副食时
消费者常会遇到“抹零”的情况
原本这是商家
让利于民的善意行为
但却有人借机玩起心眼
对消费者进行“反向抹零”
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这不近日
辽宁大连就公布一起
对“反向抹零”事件的处罚结果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近年来
“反向抹零”事件不在少数
消费者为何难以维权?
再遇到这种情况时
我们应该怎么做?
消费930.9元,收取931元?
处罚结果公布!
前段时间,辽宁大连一男子和朋友在海鲜大排档吃饭结账时,觉得账单不对劲,仔细一看才发现总共消费了930.9元,收款时竟被“反向抹零”收取931元。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大连市场监管官方公众号公布了此事的细节和处理结果。2022年10月4日,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消费者在沙河口区某餐饮店消费后付款被多收取0.1元餐费的线索。经查,该商户在收取消费者餐费时,未按实际消费金额收取,而是以四舍五入为由,多收取消费价款,构成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的违法行为。同时该商户还存在用于鲜活产品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未进行强制检定的违法行为。
该商户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三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该商户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停止使用未经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没收违法所得0.5元,罚款4500元的行政处理。
法官提醒,“反向抹零”属于违法行为,不得存在侥幸心理。如果存在价格违法行为,经营者要向消费者退还多收取的价款或者要被没收违法所得,还可能面临监管部门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话,会被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反向抹零”事件频繁发生
网友纷纷吐槽
其实,近年来,网上报道的“反向抹零”事件不止这一件,多地都曾曝光过此类事件。
01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滩镇,腾达超市因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行为,被滨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00元。处罚事由显示,管理部门接到举报,称当事人售卖猪肉时存在“反向抹零”情况。消费者吴某某购买0.298公斤猪肉,根据计算应收费1.47元,实际被收取1.50元。
02
1月29日,有网友称经过四川南大梁高速收费站时,应交27.47元的高速费却实收28元。1月31日,南大梁高速有关工作人员称,多收费因当时现金无法找零,欲通过网络退还多余金额,但当时驾驶员已离开,事发后一直在积极联系驾驶员,准备将多余金额退还并当面致歉。
图片来源:河北交通广播
03
去年,江苏省昆山市市场监管局张浦分局接到投诉,称张浦某超市在对散装蔬菜称重销售时,多收取消费者0.04元。经了解,消费者于2022年9月6日在该超市购买花菜,销售单价为15.16元/kg,重量为0.228kg,实际消费金额应为3.45648元,但称重后小票显示总价为3.50元,交易小票显示实付3.50元。市场监管部门对张浦某超市作出了罚款1000元、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
04
去年,福建厦门的吴女士到猪肉店买肉,结算后她发现小票上的金额是133.656元,商家却“反向抹零”收了她134元。吴女士向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投诉,猪肉店因此被罚款2000元。此后,吴女士再次到同一家店买肉,又遭“反向抹零”。吴女士再次投诉,市场监管部门认定猪肉店收取未标明的费用,作出处罚,责令猪肉店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3800元。
此外,也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评论,吐槽自己所经历过的“反向抹零”事件。
有网友称,在菜场一店里买馒头,问老板得知馒头0.6元一个,而他扫码5元但只给了8个。5元只能给8个,意思是剩下的0.2元就这么送给老板了。见过卖家抹零的,没见过这么要打赏的!
还有网友称,自己去超市买西红柿和黄瓜累计30.9元,店员却告知他消费了31元。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遭“反向抹零”难维权?
专家:行政监管要发力
在传统现金交易情形下,“抹零”原指经营者为了减少现金找零的麻烦,减轻对账压力。现如今移动支付方式越来越普及便捷,消费者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付款,经营者完全可以做到“精准扣款”。但是个别经营者却利用“反向抹零”潜规则“与民争利”,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
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闫兵
我国货币是精确到分位的,当有分位这样的计量标准时,这种“四舍五入”的收款方式是不行的。进行“反向抹零”,就是损害了消费者的权利。商家的这种行为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反向抹零”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利,而消费者难以维权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消费者与商家沟通时,常会遭遇各种阻碍。
消费者艾琳(化名)
我跟商家沟通,他们只是笑一笑,估计经常这样做,也没有说要退钱。
消费者小黄(化名)
我在遭“反向抹零”提出异议后,告诉商家我可以打12345投诉后,商家才把5毛钱退给了她。
另据消费者反映,还有商家表示,金额太小不能退款,用糖果等物品代替。
北京市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闫兵
如果消费者不同意,多收的是货币,返还的也应是货币。当商家的行为违法时,行政机关是可进行处罚的。但在具体个案中,这种行为应属于轻微的违法案件,客观上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是很小的,所以行政处罚可能多以警告或责令为主,再严重一些,就是象征性的罚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
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跟商家沟通,有时索赔很难成功,就需要靠行政监管发力。有关部门实施行政监管,除了处罚,也要包括一些预防性的监管措施,特别是行政指导,让商家不要动歪念头、耍小聪明。同时,为了遏制这种行为,也要跟消费者维权形成合力,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另外,也可以跟信用监管对接,进行惩戒。
遭“反向抹零”
我们应该怎么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则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在“反向抹零”的类似事件中,如果在消费者提出异议后,商家依然拒不退还,或者讽刺挖苦消费者、以糖果等替代该“零头”的,还涉嫌强迫交易。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保留好相关票据及付款凭证,拨打12315投诉举报,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反映,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有利益
却没有消费者权益的“反向抹零”
必须得到治理与纠正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监管部门
都应果断向“反向抹零”说“不”
拒绝、举报、处罚
这种“薅消费者羊毛”的
投机式“小恶”
消费者才能
切切实实地受到尊重
来源|新华社、央视网、河北交通广播、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昆山论坛等
编辑|孙冰冰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