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丨首场“代表通道”8名基层代表亮相,带来逆袭、传奇的一线故事

时间 • 2025-09-08 15:17:20
代表
闪闪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开始前,开启了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了8位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他们分别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森林草原防火站站长陈良代表、中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副队长王方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及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代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校长董彩云代表、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姜涛代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来水公司职工夏吾卓玛代表。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首场“代表通道”的受邀代表均来自基层,他们分别从林场守护、强军备战、城市规划设计、移民搬迁、教育、水资源生态、工匠精神等角度回答了问题。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图据中国网

首场“代表通道”

亮相代表比去年多一位

登上今年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的代表有8位,比去年多了1位。

8位代表的回答多辅以生动的故事,代表们的讲述更是声情并茂,令人动容。其中,三十多年扎根农村教书育人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校长董彩云代表,大篇幅讲述了自己与一级听力残疾的特殊学生马学贤二十年的故事。讲到马学贤长大后的美满生活时,董彩云几乎要哭出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代表通道”邀请了多位基层一线工人,带来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来自邮政快递行业一线的柴闪闪代表带来了他的履职故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姜涛代表介绍了自己攻克航天产品焊接技术难关,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的经历;工作于“中华水塔”一家自来水公司的夏吾卓玛代表则讲述了家乡人民保护水资源生态的情况。

来自邮政快递行业一线的柴闪闪代表:

“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获得闪闪发光的人生”

“我叫柴闪闪,闪闪发光的闪。”首个亮相的柴闪闪代表来自邮政快递行业一线,是一名“85后”的农民工代表。

柴闪闪回忆17年前他刚刚从湖北农村走进上海邮政的时候,在火车站台上装卸邮包是他每天的工作,“一天3000多袋扛下来,躺在拖盘上就再也不想起来”。与理想工作的巨大反差曾多次让柴闪闪想放弃,但在企业工会的关怀下,他坚持了下来。

▲全国人大代表柴闪闪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图据新华社

为国家建言献策、为劳动者代言发声,柴闪闪讲述了两个自己一点一滴履职的故事。

2018年,柴闪闪注意到,快递包装物装满了整个干垃圾桶,包装袋上也缠满了层层胶带。碰到购物节日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城市治理的负担。为此,在本届二次会议上,柴闪闪提出了“大力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建议,相关建议也被国家采纳。

2020年,柴闪闪参与了一起外卖员撞人纠纷调解。这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小哥,让柴闪闪想起了刚进城打工时的自己。去年人代会,他表示,这种复杂的用工关系对应的是责任的层层推诿。在全国人大的重点督办下,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今年,柴闪闪又带来了一份关于规范外包类灵活用工的建议。

17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下,柴闪闪不仅通过磨炼成长为了一名新时代的技术工,更是用青春谱写了梦想,把自己的人生照耀得闪闪发光。柴闪闪也希望通过履职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好地追逐梦想,愿“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获得闪闪发光的人生。”

来自宁夏西海固的马慧娟代表:

从农村妇女到农民作家、人大代表,移民搬迁政策改变命运

马慧娟代表来自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的发展模式也是电视剧《山海情》里闽宁协作模式的扩大版。

马慧娟表示,她出生于宁夏西海固的一个叫黑眼湾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交通工具是毛驴。20岁时,她的老家迎来移民搬迁政策,乡亲们走出了大山,来到红寺堡。

▲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图据新华社

红寺堡是一片亘古荒原,因为靠近黄河,党中央在这里兴建了扬黄灌溉水利枢纽工程,把黄河水上扬了三百米,开发出更多土地,集中安置了23万移民,把这里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地,这项伟大工程也被称为新时代的红旗渠。自1998年开发至今,红寺堡从“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到“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全覆盖。西海固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了。红寺堡用自己的发展,证明了闽宁协作模式的科学性。

移民搬迁政策也改变了马慧娟的人生。她笑着讲述,自己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因为贫困,16岁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就在马慧娟以为要在土地上重复父辈命运的时候,移民搬迁政策,让她能够重新阅读、写作。她上过电视节目,出了五本书,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黄土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哪有什么传奇?我的故事,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样的故事,在许许多多的平凡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

红星新闻记者赵倩实习记者胡伊文北京报道

编辑周霖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