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走进成都工业文明发源地
8月18日,《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在成都市成华区进行了第四场户外实景录制。
《天府工匠》是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成都市总工会、成都市人社局共同打造的一档大小屏融合传播的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该节目旨在全面贯彻国家“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当天的录制,是《天府工匠》大型节目继走进双流、四川天府新区、德阳市之后的第四场外场实景录制。
成华区是成都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是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见证了成都工业现代化的启航与辉煌,孕育出了成都量具刃具厂、红光电子管厂、前锋无线电仪器厂、成量钢铁分厂等知名工业企业。在本场录制中,来自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李祥、来自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的精密电机装配工王立云、来自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的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杨舜栊和来自成都圣三强铁路配件有限公司的钳工李全辉等四名智能制造相关产业一线的工匠,登上舞台挑战他们的各自的绝技。
其中,李祥带来了大型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并在舞台上操控智慧机器人做出极其精准的动作,人与机器的配合之妙让人震撼。王立云的挑战项目是在一堆杂乱的零件内,用极短时间挑选出合适的零件并组装成一只制造机器人所必需的电机,而且测试这只电机还要正常运转。这个项目非常考验挑战者的眼力和装配熟练程度。
信息通信网络机务员杨舜栊挑战项目是用一块磁铁,引导一根电线在规定时间内穿过错综复杂的迷宫,极其考验挑战者的耐心和记忆力。而钳工李全辉则是要尝试用纯手工锉刀研磨两块铁板,使之达到类似激光研磨的精度,最后两块铁板严丝合缝,连水都无法渗漏,其极致的手感和研磨技术让人叹为观止。
据了解,该节目立足成都、联动全省、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采用“大型季播综艺节目+系列工匠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方式,以“优秀工匠”即“匠人”为内在核心,以“技能挑战”为外在形态,采用“大型综艺演播室+大型外场实景巡回录制”相结合的模式,充分植入典型城市场景和产业地标,突出“生产场景舞台化、技能展示艺术化、竞技挑战综艺化、人物讲述故事化”,大力展示全川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现代产业发展优势和机遇。
《天府工匠》计划总共录制10期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节目将围绕工业产业及其细分领域进行策划和打造,接下来《天府工匠》还将走进成都高新区、郫都区和重庆等地,展示不仅包括传统的工业制造业,还将聚焦电子信息、高端制造、绿色智能等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节目组还将深入车间厂房,所有外场录制全部在生产第一线实景呈现,力求用最真实最精彩的镜头对准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和最优秀的工匠,展示最硬核最震撼的技艺。
红星新闻记者林聪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