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设重点班、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迎来五大新变革

时间 • 2025-09-02 02:20:29
学生
服务
作业
学校
考试

今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而即将到来的秋季学期,也将是全国中小学全面落实中央“双减”文件的第一个学期。

“双减”政策之下,新学期将有何新面貌?8月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双减”“五项管理”督导有关情况。红星新闻记者从会上梳理发现,“双减”政策之下,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在内都将迎来以下五大新变革。其中包括,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不得设置重点班等。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减轻义务教育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是“双减”的主要任务之一。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称,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今日(8月30日)将发出《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吕玉刚表示,《通知》中提出了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学业质量监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等工作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功能,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备甄别遴选选拔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要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此外,教育部在今年3月还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其中同样指出,要全面落实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指导要点,幼儿园要帮助做好入学准备,小学一年级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期过渡性的活动课程。

不得设置重点班

不得按考试结果排名、排座位、调整分班

落实学校承担的“双减”工作任务,必须强化教学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纪律。吕玉刚表示,新学期里,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同时,吕玉刚强调,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坚决压减过重作业负担

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教育部根据中央部署,此前已就加强作业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吕玉刚在会上明确,各地各学校要在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等方面抓好落实,坚决把过重作业负担压减下来。

吕玉刚指出,要强化学校作业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校长负责制。教育行政部门对义务教育学校要逐一检查,重点检查学校是否制订了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是否建立了作业总量调控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是否做到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是否建立了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扶、答疑、指导的制度。

推进课后服务全面覆盖

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

推进课后服务同样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效缓解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就在今年6月,教育部也发出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

吕玉刚表示,学校课后服务要体现办学特色,充分挖掘教师潜力,既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答疑辅导、指导完成作业,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努力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学校要加强对家长和学生的宣传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自愿选择回归校园参加课后服务。

同时,吕玉刚也要求,要关心爱护教师,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补助。课后服务也可以聘任退休教师、具有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据了解,教育部已将上述要求列入了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和“双减”重点工作监测台账,并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公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将作为评判各地各校作业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